做QS,這個制度必須要有的!?
?采購質量控制與供方管理制度
1目的:
對采購過程及供方進行控制,確保所采購的原輔材料的質量和衛生標準符合規定要求。
2范圍:
適用于對生產所需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外協加工質量及供方的定期考核與管理。
3權責:
3.1 業務部負責供方的評估選擇、詢價、議價、比價、交期跟催、采購資料整理、采購及對不合格物資的退、換。
3.2品管部配合辦公室做好供方的評定和選擇工作。
3.3品管部負責對所采購的產品編制各類“檢驗規范”并對其進行檢驗。
3.4總經理批準《月采購計劃》
4內容:
4.1合格供方評審
合格供方評審可從以下方面考慮:取得ISO認證或各國家級標準的廠商;產品符合衛生標準,質量穩定,能對生產管理、品質管制、技術水平、服務質量提供充分的證明(如能提供相關的質量
認證證書,產品檢驗報告,產品標準等資料);具備相應的供貨能力,交貨及時。
4.2 新供方評價與選擇
4.2.1業務部找尋可提供所需的材料或委外加工的供應商,向供方發出《供應商調查表》收集有關信息資料,并請供應商按物料的采購要求提供少量樣品并初步報價。每種產品至少選擇二家以
上的合格供貨商。
4.2.2品管部對新供貨商提供的來料進行驗證,業務部根據驗證結果、價格情況確定初選合格供方,經總經理批準后納入“合格供方名錄”。
4.3 采購產品原則
4.3.1采購的產品必須向評審合格的供貨商采購;
4.3.2采購前應提供有效的采購文件和資料;
4.3.3使用的原輔材料必須是食品用原輔材料,能提供檢驗合格證明或報告,如為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必須選用獲證產品;
4.3.4對某些突發場合所需的特殊材料、急用材料、技術研發所需材料,可向未進行評審的
供貨商采購,由品管部檢驗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
4.4采購流程
4.4.1采購產品的分類:
A類:為關鍵材料,直接影響終產品主要性能、質量安全的材料;
B類:為輔助材料,直接影響加工主要性能的物料;
C類:為包裝材料等,對終產品質量安全、性能無直接影響的物料。
4.4.2采購計劃
原(輔)材料的采購, 業務部根據總經理批準的《月采購計劃》實施采購。
4.4.3采購的實施
4.4.3.1業務部根據《月采購計劃》、《采購申請》,按照采購物資技術標準,在《合格供方名錄》中選擇供方并進行采購;
4.4.3.2第一次向合格供方采購重要和一般物資時,應簽訂《采購合同》或質量協議,明確品名、規格、數量、質量要求、技術標準、驗收條件、違約責任及供貨期限、價格、售后服務等內容
。
4.4.4交貨跟催
采購訂單發出并經供貨商確認后,盡量得到供方的回傳;若經確認無法如期交貨時,采購員應及時通知各需求部門,變更交期或采取其它應變措施。
4.5采購產品質量控制
4.5.1采購的產品送達本廠后,由貨倉分類放置在待檢區,并做好防護措施。同時及時通知品管部,品管部按“相關檢驗規范”對其進行檢驗和試驗,進料應滿足下列條件:
*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廠家、附件等內容與采購合同相同;
*合格標簽、檢驗合格證明或報告、生產許可證明(材料或合同有要求時,由供應商提供)等質量證明文件齊全;
*包裝完整,外觀完好。
衛生指標:原材料不應該有明顯的氣味,需符合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料樹脂》
4.5.2檢驗人員依據其檢驗記錄結果,按相關材料的“檢驗規范”進行判定其是否合格,當發現供方的進料不符合公司品質及采購訂單的要求時,由品管部確認后通知業務部,由其通知供貨商
處理。
4.5.3供方貨源的驗證
當供貨數量大、金額高、路途遠、運輸困難、生產周期長或本廠不具備相應的檢測能力,有可能因供貨不合格而影響生產時,就應進行貨源處的驗證,實施貨源處的驗證應由總經理提出,由
品管部人員進行驗證,經檢驗合格后,才可向本廠發貨。
4.5.4業務部要妥善保存好合格供方名單及采購物資的采購文件資料,確保所供應物資質量狀況的可追溯性。
4.6合格供方定期考核
品管部每月對供應商進行考核,考核的內容包括質量、交期、配合度等;每年對其進行重新評定并記錄于“供應商考核表”上,并將考核結果通報供方,被評定為不合格的供方從合格供方名
單中刪除,并編制新的合格供方名單。合格供方若出現批量不合格或嚴重問題時,由總經理向其反映不良情況,必要時,由品管部對其進行輔導,若產品質量仍無改進,取消其“合格供方”
資格。
4.7來料加工
若客戶提供原料或半成品進行來料加工時,必須簽訂來料加工合同,但在簽定加工合同前應要求客戶提供產品的技術文件或驗收標準,經品管部確認符合來料加工產品質量要求時,方可簽訂
來料加工合同;或由品管部提供相關的技術和檢驗標準進行加工。
5相關記錄
5.1《供應商調查表》
5.2《供應商考核評價表》
5.3《合格供方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