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IE是的科學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性實戰工程技術學科,強調綜合地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水平、改善工作環境使系統處于最佳運行狀態而獲得巨大的整體效益。IE的知識和方法在當今世界已經成為普遍化的理念,通過取消、合并、重排、簡化等優化手法不斷改進操作流程,運用各種改善手法形成一系列非常實用的技術、方法及工程程序,是企業通向世界級制造系統,實現企業競爭的必由之路。本課程結合大量實案例及圖片,讓學員能夠把工具和方法與管理進行有機的結合。學習后可為企業制定出生產標準、勞動定額工時、工藝流程及現場管理優化等進行實務操作。并根據現代IE的發展,重點闡述了精益生產系統中解決多品種少批量生產的快速換型以及零缺陷技術實現的重要手段防錯法。課程內容延展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追求企業經營有效投入和經濟產出的最大化、價值最大化。
【課程目標】:
1.對IE有較全面了解,但缺乏實戰經驗與系統應用的朋友;
2.從事IE工作,但對IE專業知識缺乏系統知識了解的朋友;
3.對IE有興趣的各行各業朋友。
【課程時間】:
1天(6H)
【課程對象】:
適用于生產和品質管理人員、中層管理及骨干等
【課程綱要】:
一、IE 技術基礎
1.IE 的原理與發展歷史
2.IE 技術的核心內容和追求目標
3.工廠如何活用 IE 思想
4.IE與精益思想
二、效率改善的基礎與改善方向
1.運用 IE 技術改善的原理、原則
2.如何減少浪費,保持流程增值
三、制造流程分析與改善
1.SME 程序分析與 JIS 的程序分析
2.操作程序圖、裝配圖法、流程程序圖法分析
3.加工效率的改善方法與工具
4.檢查效率的改善方法與工具
5.停滯與等待的分析與改善
四、搬運及布置( Layout )的效率分析與改善
1.搬運及場地布置經濟原則
2.物流原理與搬運合理化
3.生產線布置方法與工具
五、生產線平衡 — 如何合理組織生產
1.實現有效產出最大
2.效率是如何喪失的
3.個人效率與整體效率
4.設備綜合效率 OEE 管理
5.生產線排程
6.五五法與創意思考
7.如何化解生產波動帶來的損失
六、動作效率分析與改善
1.動作分析的要領
2.動作活性指數介紹
3.運用動作分析提高動作效率
4.運用動作經濟原理提高效率
七、作業效率分析與改善
1.人機作業分析方法與工具
2.作業者工作站分析
3.人機效率改善
4.工作抽樣方法總結與問答
八、雙手法的運用
1.雙手法的目的與意義
2.雙手法的運用范圍與功用
3.雙手法名詞釋義
4.雙手法應用范圍介紹
5.繪圖注意事項
6.雙手法案例分享
九、防錯防呆法技術應用
1.防錯法的目的和意義
2.防錯法的基本原則
3.防錯法的進行步驟
4.防錯法的應用原理
5.防錯法的方法與工具
6.防錯法的一般事例
6.防錯法行業案例分析